探索高质量发展,刘来聪正以双核战略打造山田未来“盛世”
“走进山田车间,设备的轰鸣声接踵而至,装卸车、货车、叉车穿梭不断,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生产线之间。在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当前形势下,山田公司似乎并未受影响,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...”
当整个涂料行业都在谈论内卷,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的当下,坐落于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“厦门“的厦门山田聪达涂料有限公司,却 “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”。
厦门山田聪达涂料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来聪(以下简称刘总)对前来拜访的涂料市场记者说道,当前的环境真的今非昔比,别看我们出货量都在增加,但利润确实相较之前要下降不少,或许这就是行业内卷的原因所致,同行为了生存发展,不惜一再降价来抢夺订单的现象比比皆是。做生意,如果一味低价恶意竞争,最后受伤害的只会是市场用户,毕竟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无序低价,最终结果便是产品交付质量下降……
左一:山田聪达创始人刘来聪
在刘总眼中,自家品牌从96年创立开始,如今发展成一家集科研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大型水性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走过接近三十载的风雨历程,行业一直在变,同行也在改变,但无论如何,自己始终在坚持“专注、专业、创新、合作”的经营理念,更会坚守品质至上的底线。
在面对越发困难的时期,作为企业领航人更要多一份对市场的思考,对终端用户的思考,做生意如同做人一般,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轻易改变的,否则,山田也无法成为如今聚焦于化工行业的综合性企业,目前,山田广泛涵盖工业水漆、家装水漆、工程水漆、防火涂料、水性地坪漆、防水涂料、腻子干砂浆等众多高新技术产品。
当涂料市场记者踏入山田展厅时,一系列荣誉映入眼帘:该企业不仅被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认定为“中国仿石涂料基地”,还荣获了福建省涂料协会颁发的“福建省优秀涂料企业”称号,以及厦门市授予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荣誉。这些荣誉,无一不在彰显山田在“深耕技术、广拓应用”市场策略下的不懈追求。
山田始终致力于探索“安全、健康、环保、低碳”的创新之路,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。它的目标清晰而坚定,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贡献创新产品,以此推动产业蓬勃发展,进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。这样的山田,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,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目前,山田已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,掌握了水性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,并持续致力于研发创新。同时,山田也在不断推进环保涂装服务升级,勇于面对涂装新材料、工艺及理念方面的新挑战。在仿石涂料的上下游产业链中,山田集研发、生产、营销、施工应用及施工培训于一体,并积极参与制定相关标准,为打造“中国仿石涂料基地”这一名片不断贡献力量。
山田坚持不打价格战,而是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打造与同行的差异化策略,这一前瞻性部署无疑为其赢得了竞争优势。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山田越走越远,逐渐构筑起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。
对于涂料市场记者而言,刘总早已是多年的老朋友及合作伙伴。然而,通过此次拜访,记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刘总在战略规划上的独到之处,同时也对山田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。刘总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发展战略,即“分两步走”来实现既定目标。这一战略不仅展现了刘来聪的远见卓识,也为山田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第一步,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(主要产品体系有风电、集装箱、钢结构、工程机械设备、军工、船舶,汽车修补等领域)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在桥梁工业这一关键体系,我们见证了“山田水漆”凭借其卓越的节能,减排及低碳环保特性,在桥梁与钢结构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实践,并取得是著的成效。
从技术层面来看,山田能够提供高效的防锈耐腐技术,确保涂装后的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防护性能。产品具备出色的防水防污能力,可以有效抵御水分和污渍的侵入;从施工层面来看,山田产品拥有超强耐候特性,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,让涂装质量保持稳定。加上产品具有快干特点,自然就会缩短施工周期,提高工作效率。而且还对外提供简便易施工的操作方法,大幅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;从服务层面来看,山田提供潮流配色方案,可满足不同客户对于外观颜色的个性化需求。产品采用开盖即刷的设计,为用户带来便捷的使用体验。
这些方面的综合协同,使得山田水漆的工业涂装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、高效、优质的涂装服务,十分符合市场客户的需求。
透过山田的展厅,我们看到一系列工业漆方面的样板展示。对此,曾一度以为山田主要以建涂为主的涂料市场记者,此情此景下也感慨万千。刘总告诉涂料市场记者,山田在工业类的内容极少宣传。因为更多情况下,山田都是为一些大企业内部供货,往往只提供产品却不涉及品牌,尤其是对于军工和船舶领域,很多大型工程项目都是使用山田产品,只因基于特殊原因,才不方便向外公开。
第二步,实现“绿色建材下乡”(主要产品有仿石漆、艺术涂料、防水)。在“双碳目标”下,要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。就涂料市场而言,优化产业结构,推广节能、绿色环保标准化已是大势所趋。
而山田本身一直走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前沿,围绕“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”发展目标精耕细作二十八载,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创新创造新活力。
去年,山田更被厦门市工信厅评审认定为2023年厦门市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在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成果显著。正是有了这些优势,也让刘总对于实现山田“绿色建材下乡”的构想有了更坚定的想法。
刘总向涂料市场记者提到,山田要建立完善绿色建材的标准体系,确保下乡的建材符合环保、节能等标准。同时,要通过多种渠道,如媒体、宣传册、展会等,向农村地区宣传山田绿色建材的优点和使用方法,提高农民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。此外,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,为农村地区提供绿色建材应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,帮助农民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绿色建材,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。
“绿色建材下乡”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,以不断完善相关举措和机制,促进绿色建材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。作为山田,务必会去完善供应链,优化绿色建材的物流配送体系,降低运输成本,确保绿色建材能够便捷地到达农村地区。
刘总在涂料市场记者临行前还透露,山田车间堆满了各系列的产品,每天过来拉货的货拉拉、货车都络绎不绝,来回穿梭不少于 60次以上,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,山田销量并未受到很大影响。在字里行间,涂料市场记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刘总对自己工厂货如轮转的喜悦之情,或许这种常态化的情景,将在很长很长的未来一直上演。